安全评价种种类(2-3分)
- 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
-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 安全预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作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 安全验收评价: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 安全现状评价
- 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作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 安全现状评价既适用于对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一个工业园区的评价,也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作业场所的评价
管理要求
对象
- 针对法律法规所规定、存在事故隐患可能造成伤亡事故的,应进行安全评价。也可根据需要自愿进行安全评价
- 评价对象应自主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 评价对象应为安全评价机构创造必备的工作条件
- 同一评价对象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宜由不同的安全评价机构分别承担
-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干预安全评价机构的正常活动,不得指定评价对象接受特定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评价,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安全评价机构开展正常业务
过程控制
- 安全评价机构应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
-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主要包括机构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内部资源管理和公共资源管理等内容
程序和内容
程序
- 前期准备
-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 划分评价单元
- 定性、定量评价
-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 作出评价结论
-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内容
- 前期准备
- 明确评价对象
- 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
- 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等
-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 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
- 划分评价单元
- 评价单元应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人机料法环)
- 人力与管理单元管理体系、管理组织、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应急救援等
- 设备与设施单元(本体装置):生产设备、安全装置、辅助设施、特种设备、电气仪表、避雷装置、消防器材等。
- 物料与材料单元:危险化学品、包装材料、储存容器材质
- 方法与工艺单元:生产工艺和方法、物流路线、储存养护
- 环境与场所单元:周边环境、建筑物、生产场所、防爆区域、作业条件、安全防护等
- 定性、定量评价
- 根据评价单元的特性,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 对策措施建议
- 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危害的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建议
- 安全评价结论
- (重点)(案例)内容
- 高度概括评价结果
- 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法规等的符合性结论
- 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
- 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安全状态
- (重点)(案例)内容
预评价
程序
- 预评价程序同上评价程序
内容
- 前期准备
- 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
- 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
- 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
- 划分评价单元
- 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
- 定性、定量评价
-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 技术措施:总图布置、功能分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装置
- 管理措施:组织机构、人员物料管理、应急管理
- 评价结论
- 概括评价结果
- 与国家有关法律、标准等的符合性结论
- 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可能性与严重性的预测性结论
- 明确评价对象建成或实施后能否安全运行的结论
- 安全预评价报告
- 内容
- 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 列出安全预评价的有关依据
- 介绍评价对象的概况
-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及辨识分析过程
- 阐述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分析过程
- 列出选定的评价方法,并作简单介绍
- 阐述选定此方法的原因
- 详细列出定性、定量评价过程
- 明确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监控情况及应急内容
- 给出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 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
- 做出评价结论(重点)
-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
- 指出评价对象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 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 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
- 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有关法规等要求
- 内容
验收评价
程序
- 前期准备
-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 划分评价单元
- 选择评价方法
- 定性、定量评价
-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 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 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内容
- 验收评价从以下方面进行
- 评价对象前期**(安全预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中安全卫生专篇等)**对安全生产保障等内容的实施情况和对策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
- 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具体设计、安装施工情况有效保障程度
- 评价对象的安全对策措施在试投产中的合理有效性和安全措施的实际运行情况
- 评价对象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与实际开展和演练有效性
现状评价
内容
- 安全现状评价可针对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区域,也可以针对特定或局部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装置或某一场所进行
- 内容
- 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给出安全评价所需的数据资料
- 对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果的危险、有害因素,特别是重大隐患,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照危险性进行排序,按可接受风险标准,确定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对与事故隐患,确定整改的优先顺序
- 对于不可接受风险和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为了安全生产,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安全评价机构和评价检测机构(增补)
管理规定
- 取得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可以根据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评价活动。
- 必须由甲级资质评价机构承担安全评价的建设项目或企业
- 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
-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
- 生产剧毒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 生产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其他大型企业
条件和程序
- 机构申请甲级资质应当具备的条件
- 有25名以上专职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全评价师20%以上二级评价师30%以上,按照不少于专职安全评价师30%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 甲级、乙级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审批机构提出申请,经复审合格后予以办理延期手续
评价活动
- 安全评价机构与被评价机构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验收评价不得委托同一个安全评价机构